您当前位置: 首页-资讯 > -正文

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新变化:更改疾病分型,出院不再看核酸:焦点日报

来源: 2023-01-06 21:18:47

南都讯记者吴斌实习生阿怡泉1月6日,国家卫健委发布《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(试行第十版)》。新修订的诊疗方案明确了抗原检测可作为诊断标准,更改了新冠病毒感染的疾病分型,并明确不再对感染者出院时核酸检测结果提出要求,而是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新冠病毒感染、基础疾病或其他疾病诊疗及健康恢复状况等进行综合研判。

在此之前,2022年12月26日,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《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“乙类乙管”的总体方案》,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。


(资料图片)

同时,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冠病毒实施“乙类乙管”。实施“乙类乙管”后,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,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;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;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。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。

1月5日,患者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新冠门诊就诊。近日,为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分类救治,西安部分医院开设“新冠门诊”,为患者提供“一站式”就诊服务。同时,按照重症、亚重症和普通新冠病毒感染三个层级设置病区,通过升级扩容病区、优化就诊流程、整合医疗资源,满足群众就医需求。新华社发

最新发布的第十版方案则进一步明确,不再判定“疑似病例”,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;不再实行集中收治。

同时,第十版方案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,根据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,分为“轻型、中型、重型、危重型”。在此之前,我国对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在临床分型上采用了“轻型、普通型、重型、危重型”的分类方式。

国家卫健委称,普通型一般代表了疾病最常见的典型表现。新冠病毒早期致病力较强,相当数量感染者出现典型的肺炎表现。现在,随着病毒不断变异,特别是奥密克戎毒株流行以来,病毒致病力逐渐减弱,疾病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,大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,发生肺炎的比例大幅降低,因此调整疾病分型。

根据十版诊疗方案,轻型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,如咽干、咽痛、咳嗽、发热等。

中型患者则表现为,持续高热大于3天或/和咳嗽、气促等,但呼吸频率小于30次/分、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>93%。影像学可见特征性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表现。

另外,据介绍,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实行后,不再强化对感染者的隔离管理,而是可按乙类传染病予以诊断治疗。为此,十版方案不再对感染者出院时核酸检测结果提出要求,而是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新冠病毒感染、基础疾病或其他疾病诊疗及健康恢复状况等进行综合研判。

具体而言,“当患者病情明显好转,生命体征平稳,体温正常超过24小时,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,可以转为口服药物治疗

传染病肺炎

标签: 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 基础疾病